Search

《何不在新舊之間,嫁接出一個新的自己?》
 
是熱帶島嶼的夏天沒錯,三地門的氣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何不在新舊之間,嫁接出一個新的自己?》
 
是熱帶島嶼的夏天沒錯,三地門的氣溫讓人們曬得汗如雨下,經過安坡部落的文化健康站時,聽見裡頭的歡樂氣氛也不輸外頭炙熱的陽光,耆老們人手拿著一支Kakaci,透過搖晃時發出的喀喀聲,來打著節拍,一起即興演奏,這場景有著既復古又新奇的違和感,讓我心生好奇。
 
過去以旱稻及小米為主要產業的原鄉,最常出現的竹製品,就是拿來嚇阻驅趕鳥類的Kakaci(趕鳥器),後來即便有鋁罐或稻草人的出現,能發出清脆喀喀聲響的Kakaci仍舊受族人青睞,持續被使用著,如今,Kakaci也可以是一種節奏樂器,社區協會特別設計出迷你Kakaci材料包,提供給部落兒童或遊客製作與使用。
 
昔日產業至今已大不相同,部落的生活方式與休閒消遣都有了變化,過去以種植維生的族人們現今大多從事板模或鐵工等技術性工作,社區協會的理事長Laljeqlang(樂長老)於是藉由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,帶著部落青年成立了原鄉藝文產業聯盟推廣協會,攜手發想出各種新的手作,比如說近期推出的植栽裝飾,主體材料原木與鐵絲能對應到居民的板模及鐵工職業;裝飾時使用的螺貝是早期貴族服飾的材料;織帶上的紅黃綠是象徵生命、土地、森林的排灣三原色;花生或百合花圖樣,也都是排灣族的經典圖像⋯⋯對內以文化融入生活,對外也提供給參訪安坡的朋友體驗,讓大家透過素材細節來間接認識安坡。
 
安坡部落(Djineljepan)座落在屏東縣三地門境內,是由排灣族(Paiwan)拉瓦爾族系(Raval)後裔所形成的小型部落,先民從遙遠的聖山大姆姆山(Tjavuvu)遷徙到大社(Paridrayan)部落、再輾轉落腳到目前的所在位置。即便歷經多次遷徙,安坡還是保有貴族階級、語言、飲食、節慶及傳統手工服飾,而因鄰近魯凱族部落,生活方式互相交流影響的情況也很常見,尤其是通婚或傳統服飾花紋等各層面的融合。
 
「我們的背景很豐富,環境將安坡塑造成為「童玩王國」,童玩是與環境相依相扣的有機體,在環境裡面找到童玩的因子來發明、創造、改造都是很自然而然的。」樂長老說著。樂長老是安坡發展的靈魂人物,他說自己「每天都跟著安坡的心跳走」,目前以發展傳統竹製童玩體驗為特色為主軸,對內對外以部落事務為圓心忙碌著。
 
下午時分,一片烏雲從山頭飄向部落,我們跟著樂長老(Laljeqlang)到他家坐坐,客廳牆上貼滿了他們家族歷年來的合照,旁邊有間房間則是掛著照片中看見幾十件的傳統服飾,除此之外,還有不停運轉的冷氣機和除濕機,每個角落都充滿故事,大家都雀躍地發問著。
 
樂長老與青年們拿出族服,一件一件指著服飾上的象徵,除了代表性的紅黃綠三原色,各有意涵的百合花、蝴蝶、太陽、陶器是貴族特有圖紋,羽毛頭飾分辨結婚已否,象徵貞潔的金屬耳飾與如同瀏海般的百合花額飾⋯⋯過去藉由服裝就能辨別階級身份,因為這些多是昔日難得的珍貴材料。

「這件是Vuvu的喔,是30年代留到現在的一套,想穿穿看嗎?」樂長老問。
 
怎麼會願意把近百年歷史的手工族服拿來讓大家體驗呢?!我們驚呼著。
 
「首先,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⋯⋯
 
 
生了這麼多的哥哥、姊姊,也感謝他們生出我的姪兒、姪女,家裡才有這麼多族服,這些大部分都是我媽媽親手做的,還有一些年代更久遠的族服,則是Vuvu(祖父母輩)留下來的,有幸生在頭目家族,能拿族服出來分享是一份榮耀,體驗完之後我會做清潔及儘速陰乾,我會好好保護這些財產,大家儘管放心。」
 
樂長老說完,一個發著聖光的 #族服博物館館長兼管理員 的形象便誕生在我腦海之中。
文物被收藏、被使用,甚至被分享,如果能發揮它的用途,還能讓人更貼近安坡,有何不可呢? 
 
「身為頭目家族的一份子,我們本來就很樂意分享,這幾年我深刻體會到『越分享會越快樂』的正向循環,這件事無論彼此身份,也不僅止於報戰功或分享獵物,單純是把自己擁有的分享給沒有的人,相信他們也會不吝把自己有的分享出去,對遊客如此,對族人更是如此。」 
 
他為自己取了「樂長老」這樣的一個名字,除了能代表頭目家族Laljeqlang,也希望能以前輩之姿帶領大家散播歡樂與童趣的氛圍。對他來說,身為頭目家族的後代,代表了榮譽與尊貴,卻不表示擁有絕對權力能為所欲為,反而更應該謙卑、關懷、勤奮、將心比心對待族人,才能得到部落的認同與尊重,一起找回傳統,一起發展前進。
 
「希望能透過我的生命去影響其他的生命,我做童玩很快樂,也能讓他人透過童玩來感到快樂,當我分享,收到的人也能繼續分享下去。」

「唯有透過不斷地向後溯源與向前推廣,我們才能更看見自己,更靠近自己,進而茁壯,不然回到原點,安坡只是平凡的一個社區而已。」
 
舊的發明、新的改造,會是違和嗎?
或許立足於臺灣數百年來如此的多元融合之上,本來就沒有「應該是」什麼樣子吧。
 
我想起嫁接,一種有目的性地接合不同株樹枝的過程,透過嫁接,讓兩株植栽相互交織,以形成新的樣貌,目的可能是單純修補、抗寒、加速成熟,也可能是為了育種,代表著— 新的品種將會坐擁雙親的特性,進而開出嶄新的花,結下更甜的果。
 
以傳統為根本,以文化為莖幹,
有樂長老他辛勤照護著,Djineljepan正在開枝散葉呢。
 
安坡童玩王國-Djineljepan部落
屏東。部落漫藝-原選良品

#感謝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邀約
#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
#屏東縣原鄉藝文產業聯盟推廣協會
#安坡社區發展協會
攝影: 屏東縣原鄉藝文產業聯盟推廣協會


Tags:

About author
旅行,是為了付諸行動。   在這個全球化腳步日益加速,廉價航空等各種交通手段發達興盛的時代,國與國之間儼然已是「眼皮開闔間即可抵達的距離」,許多人還來不及認識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,就急著踏出去,急著去發掘島嶼外的感動。   和其他人一樣,我們都有一個環遊世界的夢,出發前的第一步,就是要先瞭解我們腳下的土地,如同我們躍起前,必先把腳掌穩穩地踏在地面上一樣。於是我們從短短兩句話「把台灣帶出去,把世界帶進來」出發,展開了一段「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」的旅程,藉由在音樂、影像、文字、活動、設計等專長,秉持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結」、「傳遞美好事物」、「自身專業反饋土地」,點滴記錄下台灣這塊土地、發行島嶼美好產品、帶著大家實際參與各式生活的「島嶼拼圖」、「歐北來極限定」活動,讓每個人都能拼湊屬於自己的島嶼樣貌,然後反思,進而產生行動,成為一個個「製造」台灣美好的種子。   台灣的美,不會只有一種形式,只是,美好的事物通常不喜歡引人注意,只讓發現的人看見。   走進「裏」台灣,我們謙卑地傾聽這塊土地的聲音。   台灣的每一寸土地,都有要教給你的事。   每個人,都可以是台灣之所以美好的理由,只要你開始行動。   而做好一件自己最擅長的事,就足以讓世界看見台灣。 2012/ 團隊成立,用自己的雙腳認識這塊土地(http://youtu.be/xAJBxCD91C8) 2013/旅行產品、島嶼拼圖-馬遠部落、工作室換宿、歐北來駐村啟動 2014/將走過的路集結成冊,出版《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:這個島嶼教我的事》 2015/島嶼拼圖-港口部落、島嶼拼圖-蘭嶼、歐北來樹屋 2016/農地農用部落生活展、歐北來移動部落、歐北來極限定(山) 2017/五週年(https://youtu.be/wAPJSTjv_eE)、歐北來極限定(海) ● 歐北來官方網站 www.obltaiwan.com
✦旅行✦設計✦故事✦講座✦活動✦各式合作✦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
View all posts